× 關閉
關於南訊
Home   /   關於南訊   /   技術科普
技術科普
2025/10/08
在 AI 滲透各行各業的今天,「架構選擇」不再只是雲端與本地的對立,而是一場效能、延遲、隱私、維運、成本與擴展性的多維博弈。對技術架構師而言,這不僅是部署策略,更是一項長期的企業決策。
2025/09/03
Google 在 2010 年收購了一家名為 Global IP Solutions (GIPS) 的公司。這家公司的技術核心是即時語音和視訊通訊,包括了先進的語音編碼器(如 Opus)、回音消除、降噪等功能。
2025/08/05
在過去,電話行銷(Telemarketing)往往給人一種「大量撥號、死命推銷」的負面印象。行銷人員手持名單,逐一撥打電話,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位願意傾聽的人。然而,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,還浪費大量人力資源,甚至容易引起客戶反感。 隨著人工智慧(AI)和大數據技術的進展,電銷不再只是「無腦撥號」,而是進化為一種「有策略、有預測」的智慧型行銷模式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之一就是——預測式撥號(Predictive Dialing)。
2025/08/01
當今數位時代,客服錄音早已不再只是單純的檔案備份。隨著人工智慧(AI)技術的飛速發展,這些看似枯燥的對話紀錄,正逐步變身為企業挖掘商業洞察的寶庫。透過AI的賦能,客服錄音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,更能深入理解客戶需求,為企業決策提供關鍵依據,真正實現「聽見價值」。
2025/06/05
當今語言模型(如 ChatGPT、Gemini、Claude 等)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,包括客服、自動摘要、法律諮詢、醫療輔助、程式生成等。然而,這些模型要在特定場景中發揮最佳效能,往往不能單靠「原始模型」的能力,而是需要進一步的調校或整合。常見的三大應用策略包括:檢索增強生成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 RAG)、微調(Fine-tuning)、指令化模型(Instruction-tuned models)。
2025/05/06
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中,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s, LLMs)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它們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文本生成、對話和理解能力。然而,這些模型在訓練過程中雖然學習了海量的文本數據,卻也暴露出一些固有的局限性,例如對於未經訓練的知識缺乏、容易產生「幻覺」(hallucination,即生成不真實或無根據的內容)、以及難以根據最新的資訊進行回應等。為了克服這些挑戰,一種名為「檢索增強生成」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, RAG)的技術應運而生,它如同為 AI 配備了一個可以隨時查詢的「外部大腦」,極大地提升了生成模型的性能和應用潛力。
2023/11/29
人工智能已經漸漸地深入到我們平常的日常生活中,而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LLM)則是其中一種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技術,近期很熱門的ChatGPT就是其中的一種應用。
2023/08/16
情緒分析是一種針對文本、語音、影像等數據的分析技術,它包含了自然語言處理(NLP)技術、統計學、機器學習。 情緒分析也被認為是一種意見挖掘技術,它可以深入了解用戶、顧客或受眾的情感狀態與態度變化,藉此也可以幫助企業、政府或個人做出更明智的決策。 隨著網路與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不斷增加,越來越多的人會透過網路各大平台來表達自己的經歷,因此,情緒分析逐漸成為了各大產業了解客戶的關鍵工具之一。
2023/06/30
Gartner 是美國一家從事資訊科技研究和顧問的公司,在早期提出了兩個相似的名詞,它們分別是WFO(Workforce Optimization)及WFM(Workforce Management)。
2023/02/02
『聲紋辨識』即是生物識别的其中一種,是藉由人所發出來的'語音訊號'中,將訊號導入,透過演算法及高運算分析後產生安全識别的方法。